设为首页 | 企业邮箱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公司"六五"普法"接地气" 紧贴基层心

来源:广东艾博电力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3-11-30 00:00:00
    “提高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法律素养、提升公司依法治企能力是‘六五’普法工作的核心。在着重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管理能力的同时,我们创新了贴近群众的普法形式,积极探索基层普法的有效途径。”在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公司总经理助理、总法律顾问李强在听到本报希望了解公司“六五”普法工作经验的时候,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李强说,公司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普法动漫下乡活动及推广法律诊所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员工法律意识,为公司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依法治企先抓领导干部法治观
    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指出,公司系统干部很多是电力专业出身,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需要补齐法律等知识短板,增强法律观念。
    因此,公司走的是一条以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为普法重点,提升全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普法之路。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重点加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忠于职守、干净干事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法治思维。”记者从公司法律部了解到,公司已将法律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并举办了首届领导干部依法治企专题培训班,形成了领导干部依法治企专题培训长效机制。同时,成立了由公司系统副处级以上法律人员组成的“讲师团”,为公司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总部处室负责人职能培训班、地市及县区级供电企业领导班子轮训班等讲授电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开展案例教学,得到广泛好评。
    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公司组织开展了市场营销、电网建设、物资管理等业务领域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以及合同承办人法律专题培训。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公司共举办法律培训11839次,培训111342人次。
    公司副总经理肖鹏在“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要求,普法要提升工作的层次,将普法重心转移到培育法治精神和树立法律信仰上来,普法重点和方式都要紧紧围绕公司“依法治企,建设南网特色法治文化”这一目标。
    为此,公司印发了《南方电网公司法治文化建设方案》,明确了“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法治文化理念,通过法治文化宣传日活动、法制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宣传法治理念,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审核等服务培训广大员工法治习惯,通过树立典型推广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法治观念,培育具有南网特色的法治文化,让员工养成“诚信做人,规矩做事”的行为规范。
    贴近实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打开车厢的一个侧面,一部大车瞬间变成流动电影院,这就是电力流动服务车。“我们就是开着这车,把电力宣传动漫片送到村民家门口,效果很好。”记者从广西电网公司了解到,自去年开始,广西电网公司启动了百村千场普法动漫下乡活动,将《电力设施保护办法》动漫宣传片搭载数字电影下乡平台在各乡镇播放。
    “六五”普法中,公司把开展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公司各级单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创新普法形式,送法进班子、进机关、进基层。
    广东电网公司开展“趣味模拟法庭”,引入小品形式再现真实案情,请法院法官组成模拟法庭审理案件,法律人员现场点评,员工在风趣幽默的氛围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佛山供电局开展“法律直通车”活动,法律人员深入生产班组,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或提供法律咨询,受到员工欢迎。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员工表示“法律诊所”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法律纠纷提供了很大帮助。“每期法律诊所的彩信贴近生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向员工传输法律知识。”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企管部企业策划专责谢璐滨就曾经在法律诊所的指引下解决了一起和旅行社发生的纠纷。
    据了解,目前,公司已建成“法律诊所”32个,提供法律咨询上万人次,举办各类法律培训班上百次,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单位人员不足问题。
    “用身边的案例、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普法取得实效。”李强认为,如果花了大力气普法却搔不到痒处、触不到病处,根子在于没有贴近群众实际开展普法。
    以普促治普治结合
    “推进依法治企是公司‘六五’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李强告诉记者,随着公司发展加快,法律工作面临很多新挑战。“例如随着公司‘走出去’步伐加快,法律风险也会随之提升;随着公司产业链延伸,投资决策、合同管理等事务会大量增加,在相对不熟悉的新领域可能会遇到法律风险,这些都给法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是普法工作的一大重点。“我们要通过制度执行、加强三项法律审核和合同全过程管理来防范风险。”公司法律部主任邓恩宏介绍道,公司将法律工作融入决策管理,做到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三项法律审核把关率达100%,并持续提高三项法律审核的质量和水平。“六五”普法以来,公司系统经法律审核经济合同达38万份、合同金额8089亿元,经法律审核的规章制度达8572项,法律人员参与重大经营决策1272次。同时,公司还将法律工作融入生产经营,防范重大业务领域法律风险,包括开展市场营销、物资招标采购、实施阶梯电价法律风险专项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公司依法维权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律案件处理力度提高,虽然公司业务量增加,但近年来新发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均逐年下降,案件胜诉率则逐年提高。近三年妥善处理诉讼案件1525宗,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9.81亿元。本报记者 黄美菁
    信息来源:南方电网报
分享到: